发布时间:2018-10-22 21:43:00 点击:
RTO焚烧炉、RTO专业生产厂家2018年10月22日讯 对于VOCs治理技术,本行业人员可谓信手拈来,但专业、专注者确实不多。几大类的处理技术,随着VOCs治理行业从几年前的蓝海转变成现在的大红海,一方面,技术普及度普遍提高(普及度,但专业度不知),投资成本屡创新低,如下的几种常见VOCs治理技术资成本仅供参考(因调研数据的时间段不同,与现场的红海市场价格会有偏差),部分技术未列入。
蓄热燃烧技术
蓄热燃烧的治理成本受风量影响的变化情况不如受浓度影响的变化情况显著。蓄热燃烧在给定风量的条件下,其治理成本随浓度的增加而成指数型衰减,较大可能是因为:对于低浓度来说,其燃烧热值不足,需要大量补充燃料来进行助燃;当浓度提高到2000mg/m3时,已经不需要补充燃料进行助燃,故燃料费降低明显,治理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当浓度提高到10000mg/m3,其年处理量成为制约治理成本的关键因素,故导致处理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蓄热式热力焚烧技术的投资一般较高,通常单位投资在150万元~300万元/(万m3•h)左右,且其后一般还设置喷淋装置进一步进行净化。某企业投入1000万元,建立32000 m3/h废气蓄热焚烧处理系统(RTO)处理;另一企业投资300万元进行综合废气处理系统改造,20000 m3/h综合废气处理设施1套,采用三级碱液喷淋+RTO焚烧处理。整体而言,对于低浓度(120mg/m3)来说,其中其治理成本在73~120元/kg,对于一般浓度条件下(1000mg/m3) ,治理成本约为6 ~11元/kg ,对于高浓度( 10000mg/m3 ) ,治理成本在0.4~0.97 元/kg。
蓄热催化燃烧技术
蓄热催化燃烧技术,其治理成本的变化也表现为受浓度影响变化要比受风量影响变化显著,但不同之处是:对于低浓度燃烧来说,同样需要补充燃料,但由于设备内有催化剂,可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所需热量,故对于低浓度来说,可节省燃料费,整体治理成本要比蓄热燃烧低10% ~20% ;但对于相对高浓度而言 (1000mg/m3 ),由于已经不需要额外补充燃料 ,此时其治理成本和蓄热燃烧持平;随着浓度进一步提高,其催化剂的磨损消耗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 ,导致其治理成本反而比蓄热燃烧有所增加。
如某企业采用碱液喷淋+催化燃烧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催化燃烧部分采用蓄热式催化燃烧法(RCO),采用分体型蓄热式RCO设备。风量为11000 m3/h,废气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为76.8%~99%。该处理系统的催化燃烧设备投资96.4万元,基础设施及其他为37万元,运行费共46.61万元/年。整体而言,对于低浓度( 120mg/m3)来说,其治理成本约为 62~ 111 元/kg ;对于-般浓度条件下( 1000mg/m3),治理成本约为 6~12元/kg;对于高浓度( 10000mg/m3 ),治理成本约为 0.5~ 1.1 元/kg。
活性提吸附技术
对于活性碳吸附技术而言,由于其主要原理为基于活性碳的吸脱附来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虽然其去除效率比燃烧类技术低,但由于工艺较为简单,并且风阻比燃烧类降低50%左右,也不需要燃料,活性碳费用比催化剂费用低,因此 其投资、运行成本与燃烧类相比有大幅下降导致治理成本显著下降。
如采用颗粒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吸附,若处理能力在3000 m3/h~5000 m3/h左右,吸附装置的投资一般在60万元~100万元左右,活性炭纤维一般在150万元~200万元左右,活性炭的运行费一般在10万元~15万元之间。
某公司采用碳纤维+活性炭吸附技术,总投资为6万元,在标干流量1542~5044 m3/h时,VOCs去除率达70%~90%左右。
对于低浓度( 120mg/m3 )来说,其治理成本为21~23元/kg;对于一般浓度( 1000mg/m3 ) ,治理成本在4.4 -~5.6元/kg;对于高浓度( 10000mg/m3),治理成本在2.2~2.9元/kg。
等离子体技术
等离子体技术治理成本也主要受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影响,但不像上述技术那么显著。等离子技术主要为高压放电,但功耗不高,一般处理1万风量约耗电1.5kW,除此之外 ,系统压降比活性碳吸附技术更低,因此整体运行成本较低。
如某公司采用复合等离子光催化UV光解技术进行VOCs治理,标干流量为8940~21600 m3/h,废气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为43%~93%。该处理设施总投资约52万元,占生产线总投资约0.03%,年运行费用在15万元左右。
对于低浓度( 120mg/m3 )来说,其治理成本为11~20 元/kg ;对于一般浓度( 1000mg/m3 ) ,治理成本在1.4~2.4元/kg ;对于高浓度( 10000mg/m3 ) ,治理成本约为0.14~0.24 元/kg。虽然其治理技术在所有技术中最低,但去除效率远低于其他技术,通常在50%左右,当浓度高于300mg/m3 时可能造成处理不达标。
生物法技术
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具有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低浓度、大气量的废气治理,多用于污水处理站的废气处理。一般认为生物处理适用于VOCs浓度介于500 mg/m3~2000 mg/m3之间的有机废气,但难以处理难降解的卤代烃和烷烃废气。
生物净化技术费用较低,其单位投资通常在10万元~20万元/(万m3. h)左右。生物法整体而言,对于低浓度( 120mg/m3 )来说,真治理成本在31~60 元/kg;对于一般浓度条件下( 1000mg/m3),治理成本在16~19.4元/kg ;对于 高浓度( 10000mg/m3 ) ,治理成本在14元/kg 左右,变化不大。
转轮吸附浓缩-蓄热燃烧技术
除了上述单一技术外,在实际治理中也出现了一些组合技术,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转轮吸附浓缩-蓄热燃烧与蓄热燃烧相比其治理成本随浓度衰减的幅度更大,如对于2000m3/h 的小风量排放来说,其治理成本在3.8~320元/kg,远超于蓄热燃烧的0.97~120元/kg ;对于10000m3/h 的大风量排放来说,其治理成本在0.46-46元/kg,低于蓄热燃烧的在0.4~73元/kg 。这是因为对于转轮-蓄热燃烧技术来说,其设备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而言,在几百到上千万不等,如果浓度、风量都很低,那么设备的折旧费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浓度风量都比较高,那么由于转轮浓缩所导致的燃料费节省因素所占比重将会下降,导致其治理成本高于蓄热燃烧,只有在大风量、浓度又不是特别低的条件下 ,转轮浓缩所带来的燃料费的节省才可能导致其治理比蓄热燃烧成本低。
与蓄热燃烧相比,转轮-蓄热燃烧的应用范围较窄,更适合大风量、低浓度条件下使用。整体而言,对于低浓度( 120mg/m3 )来说,其治理成本在38~313元/kg ;对于一般浓度条件下( 1000mg/m3 ) ,治理成本在 4.6~38 元/kg ;对于高浓度( 10000mg/m3),治理成本在 0.5~4元/kg。
活性碳吸脱附-催化燃烧技术
另外比较常见的组合技术为活性碳吸脱附-催化燃烧,与转轮-蓄热燃烧技术相比,其造价降低,并结合了浓缩和催化燃烧的特点,燃料费也有明显改善 ,相对而言,其治理成本降低较为显著。
对于低浓度( 120mg/m3 )来说,其治理成本在34~58 元/kg;对于一般浓度( 1000mg/m3),治理成本在4.4~8.3元/kg;对于高浓度( 10000mg/m3),治理成本在1.2~2.4元/kg。但安全隐患和废弃物(活性碳、催化剂)处置等形成的成本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