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1 23:28:00 点击:
RTO焚烧炉、RTO专业生产厂家2018年11月11日讯 VOCs种类多(最为常见的有300多种),涉及到的行业和企业数量多,排放条件复杂,监管非常困难,已然也是各级环保督察的难点,对于“马不停蹄”“长途奔波”在一线督查组成员也是一项专业考验。
督察不是一阵风,更不是走过场,而督察组对企业的督察检查亦如此。”
“为什么袋式除尘器进出口压差远低于设计?是不是布袋出现破损?”
“你们厂的化产装置区有哪些散排点和弛放点实施了VOC收集?”
“为什么你们的碱洗塔洗剂酸碱度是中性?”
这些专业、精准的问询,来自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陕西)的一位成员。11月9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陕正式开启下沉阶段的工作,在记者跟随大气专题小组下沉企业督察的这几天,他的专业和担当时刻都在体现。
对企业现场督察时,督察组成员拍照记录发现的问题
10日,小组下沉至陕西省韩城市,当日上午到当地某煤化企业检查其燃煤控制、煤尘管控、VOC治理等情况。这是一家以焦化为主的企业,主要生产焦炭、煤气、焦油、粗笨、硫铵等产品。
“不用听介绍,直接去现场!”一进门,他和督察组就按照计划直奔生产设施现场检查。看到企业的原料封闭输送管道时,他仔细向工作人员询问了管道内除尘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除尘方式,直击重点的问询让企业负责人明显捏了一把汗。
在得知企业主要使用活性炭吸附VOC且自投用以来从未更换活性炭时,他说,“你们的VOC治理只是做了表面文章,归根结底VOC没有去除,只是改变了排放方式。”果然,在他爬上30米高的吸附装置平台时,就发现刺鼻的气味越来越重,化产区的十几个小排放口汇成一个大排放口,VOC排放可以说是肆无忌惮。最终企业负责人承认,“我们在工艺设计上确实有问题,设计建设有缺陷。”
当然,专业的判断源于认真的准备和丰富的积累。回想进驻期间,每天晚上在统筹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时,他迅速确定方向,锁定重点检查行业企业,全面周到,细致入微,想必跟白天督察时的一针见血是有关系的。督察检查时,他经常为了排查是否存在偷排管线和旁路,二话不说就深入到化工企业装置区;面对成堆的资料,经常一不小心就看到凌晨。
有组员告诉记者,“专业性强、作风硬的同志在我们这里不少,他算得上是一流的。”而像他一样认真、专业、严谨的人,记者有幸在这支督察队伍里见到很多,他们有“一头扎在材料堆里,困了就打个盹儿起来接着看”的;有“因为工作需要不断丰富自己,自学4年环境法律法规、化工企业工艺流程”的;以及很多“为求证一个观点结论,翻遍所有材料,跑足问题点位数量的”。有这样的队伍加持,恐怕每个被督察检查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的印象里,都免不了都要心服口服地加上“专业”二字。
还记得当天离开被督察企业时,该企业环保负责人悄悄对记者说,“他太厉害了,提的很多问题连我们总工也回答不上来。”